未成年人工作组

国家图书馆: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致敬电影教育家司徒兆敦”系列活动圆满举办

2023-12-12

 2023年12月5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与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在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联合主办了“致敬电影教育家司徒兆敦”系列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共包括“记忆的风景——司徒兆敦口述历史分享交流会”和“电影教育家司徒兆敦学术思想研讨会”两场活动,邀请了来自纪录片学界的学者、业界的创作者和口述历史访问者共同探讨司徒兆敦的纪录片教育思想、学术理念、教学历程及人生经验。

 

 

 

 

▲司徒兆敦

 

司徒兆敦于2023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他是中国著名电影教育家、纪录片专家。一生致力于电影教育,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纪录片教育体系,为我国电影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他也一直关注纪录片在公共文化领域的服务与传播,多年来大力支持国家图书馆和广州图书馆相关工作的开展。

 



记忆的风景——司徒兆敦口述历史分享交流会


 

12月5日上午,“致敬电影教育家司徒兆敦”系列活动的第一场“记忆的风景——司徒兆敦口述历史分享交流会”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分会场广州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放映了司徒兆敦的部分口述视频,并邀请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研究馆员、司徒兆敦口述历史访问人杨秋濛来到现场,讲述司徒兆敦的人生故事。

 

 

 

 

▲活动现场

本次分享交流会共分为七个部分进行,分别从司徒兆敦先生的纪录片思想、北京电影学院求学经历、“导78班”带班故事、纪录片创作经验、与纪录片大师的交往、退休后的纪录片普及教育和人生哲学七个主题展现了司徒兆敦先生的人生智慧与生活哲学。司徒兆敦先生以口述影像为媒介,“呼吁”屏幕前的观众:“镜头就是眼睛,话筒就是耳朵。纪录片就是对时间最好的记录。要用纪录片的方法把时间留住,把我们的感受和记忆留住。”

 

 

 

 

▲杨秋濛分享司徒兆敦手稿

 

司徒兆敦口述历史访问者杨秋濛为现场读者展示了司徒兆敦的手稿,分享了司徒兆敦的学术思想,并表示:“纪录片创作者要拥有敏锐的视听感受,要从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捕捉有价值的有含义的生活素材。他强调:‘我看,我听,我思考,我纪录’,要成为记录历史和‘留住时间’的人,为明天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这才是纪录片的价值。”

 

活动的最后,司徒兆敦生前的学生、挚友以及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一位观众向司徒兆敦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敬意:“我从小在电影院长大,电影就是我的教科书,所以我很感谢司徒老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导演。”

 

 

 

 

▲司徒兆敦接受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口述史访问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于2018年2月开始对司徒兆敦进行口述史访问,历经4年,共完成了31次访问,累计访问时长达54小时,整理出口述史文稿60余万字,计划在未来出版。杨秋濛认为:“学者最后的担当就是把一生的知识和智慧留在图书馆,留给后人,虽然人在生理上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文化生命却是永恒的。”

 

 


图片

 



电影教育家司徒兆敦学术思想研讨会


 

12月5日下午,“致敬电影教育家司徒兆敦”系列活动的第二场“电影教育家司徒兆敦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主会场香格里拉大酒店的相见欢厅举行。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为研讨会致辞。田苗告诉现场来宾:“老师生前最后一次参加公共的学术活动就是在广州图书馆,广东也是老师的故乡,因此我们决定在这里举办这个活动。”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与会嘉宾分享了他们与司徒兆敦先生交往的经历,以及司徒兆敦先生留给他们的关于做人做事的宝贵道理。

 

 

 

 

 

“司徒兆敦先生有三个人才培养理念:第一,要了解学生在入学前的社会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思维情感方式特点;第二,要发现学生的艺术潜质,开发学生的创作才能;第三,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和个性发展的同时,用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去影响学生。”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

谢晓晶

 

 

 

 

 

“司徒兆敦是真老师,他有教无类,不仅教自己学院的学生,也教编外的人,甚至教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他也是真学者,虽然不太写文章,但是一开口就知道他的学识渊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张同道

 

 

 

 

 

“司徒老师认为纪录片一定要讲故事,他在任何场合都以故事开头,以故事结尾……纪录片告知观众事实是什么就可以了,怎么解释是另外一回事,应该把作品的阐释权交给观众。”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

张雅欣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司徒兆敦先生的智慧不断地滋养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像我一样的创作者。”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

张以庆

 

 

 

 

 

“我目前正在参与全国健康学校建设项目,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纪录片推广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改善国人的审美。司徒先生生前对该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

宋素丽

 

 

随后现场围绕“我与司徒兆敦的相识相知”以及“司徒兆敦的纪录片思想”等话题进行了圆桌讨论。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会长陈大立、视纳华仁CNEX的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陈玲珍、中国纪录片大会总顾问徐秋丽以及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朱昱东参与圆桌讨论,分享了各自与司徒兆敦先生相处的故事。

 

 

 

 

 

▲现场嘉宾进行圆桌讨论

(从左至右:贾怡、徐秋丽、陈宏、陈大立、陈玲珍、朱昱东)

 

本次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与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共同举办“致敬电影教育家司徒兆敦”系列活动,希望在回顾司徒兆敦人生故事的同时,总结和传播他的教学经验与学术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司徒兆敦的人生哲学。正如张以庆导演所说,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然司徒兆敦先生离开了,但他的智慧将会永远被留存和铭记。

转自:国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urF-vrrKXLKuaT4k-Qnr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