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馆之窗

廉政书苑:清廉华州廉政书籍推荐(七)

2023-03-31

 
《党性修养十讲》
作者:董振华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D263/19/2016
内容简介:
董振华主编的《党性修养十讲》主要分为“正确把握党性修养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经验”“加强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政治修养,切实做到对党忠诚”“加强道德修养,践行宗旨意识”“加强纪律修养,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加强作风修养,勤政务实为民”“认真学习党章,切实增强党章意识”“践行“三严三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四个意识”,打好“十三五”开局之战”等十项内容。
全面充分地阐释了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如何加强党性修养等重大问题,是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的重要参考资料,广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必备辅导材料。  
《党建云——党的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作者:芮晓武/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D26/33/2014
内容简介:
在党建云研发与建设过程中,坚持把党建云建设与基层党组织紧密结合,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系统支持业务;通过开展便捷式党务管理、创新多样化组织活动、提供一站式党员服务、搭建多视角宣传阵地、建立全方位沟通交流、辅助科学化党委决策等多项功能,将党建工作综合集成道党建云上进行,完善党组织建设的支撑体系。
党建云通过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共享网络服务,使得党建工作信息化投资更加节约、性能更加优越、信息更加集成,业务更加协同。党建云创新了党建工作手段,得到了诸多党务工作者的肯定。 党建云已有3万多个用户,分布在国家机关、大型央企、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和基层党组织。
“党建”杂志从2012年起,对党建云的应用情况进行过两次专门报道。大家认为,党建云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党建工作的5个转变,即从封闭向开发转变、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单边向多边转变、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国内有关如何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开展党务工作的著述非常罕见,《党建云》较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党员干部的15堂廉政课》

作者:赖路成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索书号:D261/16/2013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此后,新任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部分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做最好的共产党员》

作者:文玉忠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索书号:D261/11/2013
内容简介:
《做最好的共产党员》内容简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如何创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对党员的义务也作了适当修改,并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做最好的共产党员》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编写而成,不说空话、长话、套话,语言直白活泼,案例经典,小故事中蕴含大道理、大智慧,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共产党员所必备的素质与修养,提出了六项基本要求,是新时期党员培训的最佳读本。
《人民的选择》

作者:任仲文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索书号:D26/48/2019 
内容简介:
《人民的选择(1949-2019)》围绕人民的选择这一主题,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选编《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媒体相关理论、评论文章,有利于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是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参考读物。